追風箏的孩子心得分享 山腳國中二年五班謝佳芸同學 |
|
故事中主角,阿米爾,以第一人稱敘述著自己從童年到青年,到了成年,甚至到了結婚生子時所發生的故事,還包括著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。字句中充滿了愧疚,一開始的他並不願意去面對自己內心深處,最真實對哈山的感情,也無法面對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行為,就和一般人一樣,認為過去的一切、往事,甚至罪孽,都是可以隨著時間,而被時間埋沒。最終,昔日好友的一通電話,就讓過去的一切,以及罪孽未贖的往事,湧上電話線的一頭,找上了阿米爾。但是因為父親生前的關係,讓他決定再度踏上他幼時生活的故鄉,為了哈山,也為了自己的罪。
而哈山,兔唇的哈山,追風箏的孩子,有著哈札拉族典型的蒙古人種外表,因種族歧視的關係,不但無法讀書,更是村莊裡其他小孩嘲笑的對象,但與阿米爾卻是情同手足的朋友。有著一顆正直的心的哈山,也許才是真正遺傳自阿米爾父親內心最深處,最真實的自我。原本不該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,我想這是作者故意的安排。
其實這一本書裡寫了很多人心理層面的問題,像當年哈山遭遇不幸時,阿米爾是可以選擇為他挺身而出,就像哈山平時為阿米爾挺身而出一樣。但是我認為:作者想藉著阿米爾的懦弱反襯出哈山的道德勇氣及為正義、為理想的執著;更藉著阿米爾的私心反襯出哈山的真誠與善良。這讓我想到中國的管仲與鮑叔牙,鮑叔牙屢次為管仲著想,只有真情而無私心。想想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幾人能夠?
勇氣,到頭來,好像成了重點。很多時候我們會徘徊於選擇的十字路口,會選擇什麼,的確需要天使與惡魔交戰的勇氣。當我們遇到困難時,應該要有勇氣去面對,然後挺身而出,也許會受到傷害,但卻可以俯仰無愧於天地間。若做出錯誤的抉擇時,任良心難安,又如何遁形於天地間呢?再多的謊言也無法逃離良心的譴責啊!
風箏,就像我們所追求的理想,但是風一吹,風箏偏了,追風箏的人頓時迷失了自己原本該走的方向。像阿米爾,追尋理想的過程中,因為方向偏了,在迷失和彷徨中選擇逃避,使他走向自私的一方;相反的,哈山雖然不識字,但卻能完全掌握風箏飛往的方向,即是能掌握人生正確的價值與方向。
看完了「追風箏的孩子」,讓我更懂得珍惜和爸媽、弟弟間的親情;讓我更懂得珍惜與老師、同學間的情緣;讓自己更有勇氣做該做的事,而不要事後遺憾;更讓我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,做一個懂得追尋正確人生方向的孩子。
|